《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教材编写论证会召开

2025-07-18 39

7月16日,《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教材编写论证会在陈瑞球楼333会议室召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处干部姚欣、邹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杨雪,教育学院院长吴静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党委书记余新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归琳,教务处副处长杭弢,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仇浩,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李芳、学术研究部副部长汪长明、学术研究部馆员李月白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郑震主持。

D:\2-专业学位办\4.2-专项课程建设\2-素养课程建设\2025年申报书\0716钱馆教材论证会\精修\精修\IMG_1941.jpg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88ab0a154b33becbecd70a679ff1c23.png

归琳介绍了工程师素养课程建设背景。她指出,为加强学生解决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技术问题所必需的多学科知识储备,学校积极探索推动特色课程建设,以人文社科赋能工程硕博士培养,连续建设8门工程师素养课程。其中以“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为代表的核心素养课程,强调系统思维与战略眼光,以期培养适应未来行业产业创新发展、能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83ac0481cd72eb0ffc56984abae7646.jpg

李芳详细汇报了教材编写情况。她表示,该书稿历经11次修订,整合了系统工程思想精髓、思政教育内涵与工程实践需求,采用“四篇八章”结构,涵盖思想脉络、研究实践、当代启示及文献导读等内容。教材突出三大特色:一是历史启迪与时代价值结合,二是思想原典与现实需求结合,三是理论阐释与案例剖析结合,着力打造思想性与可读性兼顾、规范性与融合性兼顾的特色教材。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6a1a074acdc5a3eae94664079efd3bd.png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29838d65b52c4f0575d27ecd4adfb42.png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50c1155bd5bed893de14e10a0083b29.jpg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9fa3be25cf9e7254b4c136b2c56fb8c.png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427147e0ad26701bdf2e3eaf507ca16.jpg

C:\Users\武岳\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bc0trg1po0mc22\FileStorage\Temp\6acb8750bb23a8dfc2e86005f9fd5ea.jpg

与会专家围绕教材定位、结构优化及内容深化展开热烈讨论,肯定了教材的创新价值,并建议进一步明确核心思想概念、强化工科特色、补充新时代案例,兼顾研究生培养的深度需求与通识需求,加强系统工程思想在当代科研与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阐释。

据悉,《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钱学森图书馆打造的首批工程师素养课程。该课程自2023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完成两轮教学实践,形成了“理论讲授+案例研讨+行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多维教学体系及“理论涵育+精神传承+能力塑造”多向交汇的复合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