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招生宣传 | 上海交通大学临港智能制造联培基地

2025-10-10 22

 

 

一、基地概况

 

 

01

基地简介

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作为上海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而设立的首批5个功能型平台之一,于2020年被认定为临港新片区首批6个“科技创新型平台”之一。

基地建有“上海交大弗劳恩霍夫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中心”、“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欧姆龙联合创新中心”、“上飞公司-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卓越创新中心”等国内外合作研发平台。培育、孵化、引进40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成果推广应用于120余家企业。

 

 

02

荣誉资质

■ 高新技术企业

■ CNAS实验室认证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上海市智能工厂评估诊断机构

■ 临港新片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商

■ 闵行区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

■ 临港新片区科创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03

平台建设

 

 

04

合作研究方向

智能制造共性技术

■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测试验证及关键技术

■ 核电装备测试验证及关键技术

  • 部分合作研究企业:

 

 

二、联合培养情况

 

 

01

往年招生情况

联培基地2022年招收联培硕士生47名,2023年招收联培硕士生51名,2024年招收联培硕士生36名,2025年招收联培硕士生43名。其中,2022级已毕业,2023级已参与联培基地学习实践,2024级已完成进入专业课程学习,2025级正在进行导师匹配。

 

 

02

导师队伍建设

■ 选聘校内导师49,其中教授17人,研究员4人,副教授22人,均为来自学院机械工程、能源动力、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等学科具有深厚科研积累与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 

■ 选聘行业导师39,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占比95%,均为来自功能平台及相关合作企业的资深专家。 

 

 

 

03

科研课题保障

 临港基地新征集可用于学生科研实践的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和上海市重要研发任务、临港新片区产业专项等,以及中国商飞、上海电气、中国航发商发、中广核等重点企业委托课题。

 

 

 

04

科研条件保障

 

 

 

05

联合培养成效

临港基地在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领域的实践案例支撑学院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研究生)。

 

三、学生活动展示

 

 

01

联培学生入学与见习教育

■ 2022年9月16日,机动学院组织召开2022级基地联培新生师生见面会,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新生围绕导师选择、学习实践等方面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 

 2023年3月6日,基地举行2022级临港基地硕士生见习教育活动,并参观了临港基地相关合作单位。 

■ 2023年5月21日,基地举办研究生羽毛球团建活动。 

■ 2023年6月27日,机动学院举办2022级基地研究生入驻基地欢送会,基地项目主任就入驻基地的项目安排、食宿安排等保障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师生见面会

教育与团建活动

 

 

02

思政教育活动

自2023年以来,临港师生工作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支部共建等活动10余次,学生党员均积极参与。为使基地联培学生体验临港环境,还积极组织同学们赴临港国际创新协同区、滴水湖AI创新港以及上海交大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等参观调研。

 

 

03

就业引导实践

基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同学们深入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在实践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术志趣,树立在新时代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远大理想和使命认同,未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22级学生积极报名就业实践,随团参与到与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实践中,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发展模式,为以后的就业提供指导借鉴。

 

 

四、2026年招生简章

 

 

01

2026年招生计划

学生须符合上海交通大学相关招生要求(具体见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基地2026年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2学生第一学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学习;其余时间在联合培养基地(临港智能制造基地或相关企业)学习、科研直至毕业,校内不再提供宿舍。具体如下表:

 

 

02

支撑保障条件

为研究生免费提供专业研究与实践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保障,用于专业实践与科研工作。

■ 日常通勤:安排通勤大巴每天往返于基地与学校之间,方便学生与校内保持互动; 

■ 生活津贴:在基地学习期间,根据相关标准为学生发放津贴,津贴中包含食宿补贴

■ 奖助学金:除了校内奖学金外,积极为研究生申请长三角国创中心集萃奖学金。2022年,成功为21名研究生申请集萃奖学金,奖学金总额达54.1万元;2023年,累计为50名研究生申请集萃奖学金,全年奖学金总额达94.75万元;2024年度,为54名研究生申请到集萃奖学金69.92万元。

 

 

五、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方式:

1、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乙老师,yifuwei@sjtu.edu.cn,021-34205531

2、招生依托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郝老师,me-yanjiaoban@sjtu.edu.cn,021-34207253

 

扫码获取上海交通大学

2026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招生简章

扫码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公众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