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招生宣传 | 上海交通大学-贵州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

2025-10-10 188

 

 

一、贵州贵阳基本情况

 

二、基地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贵州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上海交通大学,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方合作建立的联培基地(基地设在贵阳高新区),以联合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推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助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

2023年9月,基地迎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和感知学院)首批15名2022级学生;2024年8月,迎来第二批2023级15名新生;2025年8月,又迎来第三批2024级15名新生。

该基地是上海交大首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联培基地。

基地区位

联培基地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距高铁贵阳北站1公里,距离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基地现有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按照功能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教师办公区及公共服务区等,已建设课题组办公室、视频会议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数字交通实验室、学生活动室(健身房、瑜伽室)、学生餐厅等教学与服务设施。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三、组织管理制度

 基地服务办公室

(一)教学服务:负责协调对接学生实践单位各项事务;负责拟定基地教务管理制度及执行;负责组织开展基地大数据课程及前沿讲座;负责统筹协调基地各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等。

(二)后勤管理:负责拟定基地后勤管理制度及执行;负责基地食堂开展运营管理工作;负责基地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环境卫生以及基础设施维修维护等工作,切实保障联培基地学生人身安全以及生活秩序的正常开展等。

 思政教学办公室

负责开展班级党团建设(党支部组织生活、主题党日、党课辅导、主题团课等);负责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负责依托贵州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老三线建设改革发展实践情况,带领学生亲临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确保思政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责任感。

■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负责宣传推介贵阳市“强省会筑人才”人才政策及高新区人才小镇住房政策等;负责挖掘整理公布留筑岗位情况;负责安排专员分批次每周在贵州联培基地开展就业指导及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引导入驻基地青年人才在贵州落地扎根。

基地管理规章制度

 

四、学生培养与特色工作

联培基地企业导师(部分)

开设大数据特色课程

每年组织行业专家为学生开展大数据特色课程讲座8场,围绕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贵州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的条件和路径》《数字变革在企业应用路径和实践》等特色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和眼界。

 

五、基地学生活动展示

迎新活动

2022级硕士研究生中期答辩

及线下辅导

2025年秋季迎新活动

2025年8月15日,联培基地“启航新征程 共绘强国梦”2025年秋季迎新活动在贵阳国家高新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科研院相关老师和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领导一同出席。

入学安全教育培训

2024年8月16日,联培基地组织召开2023级新生秋季迎新主题班会及入学安全教育培训,上海交大软件学院党总支书记、基地校内负责人蔡鸿明教授,电院教务老师许莉出席,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对外合作处、基地办参会。

2023年9月3日,联培基地组织召开“2022级硕士研究生(贵州专项)”迎新主题班会入学安全教育培训,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党总支书记、基地校内负责人蔡鸿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老师出席,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对外合作处、基地办参会。

科研活动

每年4-5月,贵阳高新区贵州大数据研究生教育基地举办科研创新实践项目展示大赛。

思政教育活动

贵州联培基地在学生进入基地后,充分利用贵州红色资源(红军长征历史、三线建设、扶贫攻坚典型)丰富特点,组织学生前往红色遗址开展红色传统现场教学,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和老三线创业奋斗精神,实地讲解当年红军长征浴血奋战过程和老三线建设艰苦奋斗史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中航发黎阳公司等国家重点企业最近进展,从思想和研创能力等多维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才活动

为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做好上交学子引才、留才工作,基地于每年定期举办“筑人才 强省会”人才供需交流会,为在筑上交学子链接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

传统节日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基地学生文化生活,加强在筑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互动交流,基地积极组织元宵、端午和中秋等传统佳节活动。

 

六、2026年招生计划

2026年招生计划

贵州联培基地 2026年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学生须符合上海交通大学相关招生要求(具体见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学生第一学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学习;其余时间在联合培养基地学习、科研直至毕业,校内不再提供宿舍。具体如下表:

师资队伍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院系投入:计算机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导师师资

      计算机学院(6位教授)、自动化与感知学院(12位教授)等18名上海交通大学博导师、硕导师参与贵州大数据产业项目。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导师4人、省部级奖项5人,副教授、研究员占比达到92.3%

 

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植根于百年交大的深厚底蕴,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发展理念,以国家重大需求、科学前沿基础问题、产业关键技术为导向,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产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源地和科技高地。集成电路学院主要联培导师如下:

 

随着联培规模的进一步拓展,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老师的加入,为联培基地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发展契机。材料学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优势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前沿的科研成果。新增的材料学院主要联培导师如下:

 

 

七、支撑保障条件

■ 学费:学费标准见财务处网站公示。

■ 生活津贴:在基地培养期间,基地为连续实践一个月以上的研究生提供一定金额的生活补贴,具体以实际发放为准。

■ 奖助学金:学生与校本部在校生一样,正常享受学校和国家相关奖助政策,相关发放标准按照学校政策执行。基地每年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大赛,相关奖励按当年通知执行。

■ 食宿保障:基地设有食堂,住宿三人间(含独立卫生间、洗浴间等),学生需缴纳住宿费 1200 元/年。

■ 人身保险:在基地培养期间, 基地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等类型的保险。

■ 其他支持:学校和贵州基地积极创造条件,资助优秀研究生开展高校或企业访学培训,拓展研究生视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提供其他必要的支持保障。联培单位为参与联培实践的研究生提供完成实践任务所需要的安全的、健康的工作环境。

 

八、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方式:

1、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乙老师,yifuwei@sjtu.edu.cn,021-34205531

2、招生依托学院

计算机学院:杜老师,

du-xd@cs.sjtu.edu.cn,021-54741994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薛老师,

xuehan@sjtu.edu.cn,021-34204693

集成电路学院:姜老师,

jhong@sjtu.edu.cn,021-3420439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谢老师,

xieweihui@sjtu.edu.cn,54747664

3、招生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贵州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成老师,329811824@qq.com,0851-84123141

 

扫码获取上海交通大学

2026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招生简章

扫码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公众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