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四川研究院简介
01
发展历程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于2017年7月揭牌成立,于2018年底启动全面建设,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川全部科研教育资源的唯一总体管理单位,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02
荣誉资质
■国家二级军工保密资质(2023)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21)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地方研究院(2021-2022)
■四川省军民融合单位(2023)
■四川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2022)
■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2022)
■ 四川省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示范基地(2021)
■四川省众创空间(2020)
■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9)
■四川省首批产学研人才引进培养平台(2017)
■四川省科技孵化载体服务联盟先进集体(2019-2021)
■成都市军民融合单位(2020)
■成都市引智示范单位(2019)
■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2019)

03
六大功能
研究院秉承“地方有需求、交大有能力”的理念,全面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强创新资源整合,以“政府投入+学校资源=成果转化+产业带动”为发展路径,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04
联培基地
■ 2020年11月25日,成都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签署《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协议》。围绕成都“5+5+1”产业发展方向,突出需求导向,聚焦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材料学、航空航天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研究生异地培养新模式,共建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 
■ 2021年10月26日,四川研究院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建设单位。
■ 2024年3月7日,四川研究院获评“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联培基地”。
二、联培基地情况介绍
01
基地位置

■ 联培基地所在天府海创园,地处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围绕先进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打造原始创新集中承载地。
查看更多
■ 联培基地毗邻海康威视产业园、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亦是布局于此。根据校企导师安排,办公地点可前移至合作企业。
■ 已经凝聚了国科大成都学院、清华、北大、北航等高校“朋友圈”,战略科技力量正在聚集,推动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共生。

02
办公环境
■ 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园开辟独立一层,约2000平方米,规划有教室、自习室、远程教室、小型会议室、讨论室、实验室等。基地距地铁口200米,交通便利,园区有食堂及商业配套,生活便捷。大楼内其他空间可充分共享。
■ 配备专项工作人员,保证联培基地日常运行及安全工作,根据联培需要保障措施可前移。
■ 根据联合培养合作企业的不同及校企导师对于科研工作安排的不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地点也可前移到各合作企业、中心平台。

持续努力、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查看更多
03
周边配套
快乐运动,强身健体
■ 基地内设有健身房,园区内有足球场、篮球场可预约使用。
查看更多
■ 各联培企业、中心也配有一些健身设备。
■ 联培基地所在园区步行范围内有 4 所食堂,在企业及中心办公的,也有相应用餐/食堂配套。
■基地所在园区入驻多家店铺,有瑞幸、库迪、德克士等,陆续还有更多店铺待开业。

04
研究生培养全程协同
■ 联培基地所在兴隆湖畔各项活动。



三、支撑保障条件
01
基地宿舍
- 
标准宿舍1 
根据办公地点,使用基地宿舍或企业提供宿舍。基地宿舍位于基地园区内。根据入学当年园区宿舍情况进行安排,宿舍免费住宿,只需自行缴纳水电费用。


- 
标准宿舍2 
根据办公地点,使用基地宿舍或企业提供宿舍。基地宿舍位于基地园区内。根据入学当年园区宿舍情况进行安排,宿舍免费住宿,只需自行缴纳水电费用。


02
奖助津贴保险
01
在基地培养期间,联培基地或联培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一定金额的津贴
02
学生与校本部在校生一样,正常享受学校与国家相关奖助政策,相关发放标准按照学校政策执行;
03
基地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联培研究生创造科研成果;
04
在基地培养期间,基地为学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四、报名条件及招生计划
学生第一学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学习;其余时间在联合培养基地(四川研究院)学习、科研直至毕业,校内不再提供宿舍。
学生须符合上海交通大学相关招生要求(具体见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基地2026年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计81名,详见下表:

部分合作教授团队:



五、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方式:
1、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2、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
叶老师,jingjing@sjtu.sc.cn , 028-61455227
余老师,496896902@qq.com, 028-61455227
3、招生依托学院: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李老师,
lipengping@sjtu.edu.cn,021-34206200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郝老师,
me_yanjiaoban@sjtu.edu.cn,021-34207253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薛老师,
xuehan@sjtu.edu.cn,021-34204693
计算机学院:杜老师,
du-xd@cs.sjtu.edu.cn,021-54741994
集成电路学院:陈老师,
ychen12@sjtu.edu.cn,02134204394
电气工程学院:郝老师,
hsyhao6@sjtu.edu.cn,021-3420416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谢老师,
xieweihui@sjtu.edu.cn,021-54747664
航空航天学院:张老师,
zy473@sjtu.edu.cn,021-34206631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陆老师,
lulei1030@sjtu.edu.cn,021-34208559
扫码关注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研究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公众号


- End -




















